水質多參數在線監測儀安裝點的選擇是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具有代表性的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監測目標的達成和水質管理的有效性。選擇不當可能導致數據失真、設備損壞或維護困難,浪費資源且誤導決策。 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進行科學、審慎的選址。核心目標是所選點位的水質狀況能夠真實反映目標水體的整體或特定區域的水質特征,同時兼顧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和維護的便捷性。首要考慮的是監測目標與代表性。明確安裝監測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監測河流的出入境斷面水質、評價湖泊水庫的整體水質或富營養化狀態、監控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追蹤排污口下游的污染混合狀況、評估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效果,還是工業過程水的質量控制? 目標不同,點位選擇原則截然不同 例如,河流出入境斷面應設置在河道順直、水流穩定、遠離支流匯入口或取排水口的區域,能代表該河段水體的平均狀況;湖泊水庫則需考慮在庫心區、近岸敏感區(如取水口附近)、不同水深(分層監測)以及可能受入湖河流影響的區域布設,點位需能反映水體的空間差異和分層特征;水源地保護區應覆蓋取水口及其上游一定距離,重點監控潛在污染風險方向;排污口下游則需在污染物充分混合均勻后的斷面設置,避免在混合區導致數據劇烈波動。 水體的水文水動力條件是決定性因素 必須選擇水流狀況相對穩定、湍流和漩渦較少的位置。強烈的紊流不僅可能損壞探頭,更會使水體成分(如溶解氧、濁度)分布不均,導致數據跳變且無法代表真實情況。理想點位應避開明顯的急流、瀑布、彎道凸岸、泵站或閘門正下方等水流劇烈變化處。對于河流,優先選擇河道寬闊、順直的平緩河段,主流區而非岸邊滯水區;對于湖泊水庫,應避開風浪直接沖擊的岸線或船只頻繁航行攪動底泥的區域。水深也至關重要,探頭感應部分必須完全浸沒在水下,且需考慮水位波動范圍(如豐水期和枯水期),確保在最低水位時探頭不暴露,最高水位時不超出設備設計深度。避免將探頭放置在過于靠近水底或水面的位置,以防沉積物干擾或大氣復氧影響。對于需要監測垂向分層的深水水體,則需使用浮標式或剖面監測系統。 第三點是水質本身的均勻性 目標是在所選點位附近一定范圍內,水質參數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相對均勻。避免選擇靠近明顯污染源(如生活污水直排口、工業排水口、農業徑流集中匯入點、垃圾堆放點)的近距離下游,除非監測目標就是污染混合過程本身。同樣,也要避開水體中自然或人為造成的局部異常點,例如泉水涌出點、地下水滲入點、藻類異常聚集區或死水回流區。確保監測點采集的水樣是目標水體的“典型”樣本。 第四,基礎設施與安裝維護的可行性 安裝點必須便于設備的物理固定、電力供應(如需要市電)和數據傳輸(有線或無線信號)。岸基安裝需有穩固的基礎(如混凝土墩、棧橋、專用監測房);浮標式安裝需有安全的錨泊系統,并考慮航道和風浪影響。點位應易于運維人員安全、常規地接近,進行校準、清洗、更換耗材(如試劑)和故障檢修。過于偏遠、交通不便或存在安全隱患(如陡峭河岸、深水區無防護)的點位會增加維護成本和風險。同時,需評估環境條件對設備的影響,包括極端天氣(洪水、冰凍、臺風)、生物附著(貝類、藻類)、漂浮物撞擊、泥沙淤積以及人為破壞的可能性,必要時采取防護措施(如防撞欄、防生物附著裝置、防盜設施)。 第五,數據通信與電力保障是長期運行的基礎 確保安裝點有可靠的數據傳輸途徑(如4G/5G信號良好、光纖可達或無線電傳輸路徑通暢)和持續的電力供應方案(市電接入、太陽能/風能搭配電池)。信號弱或電力不穩定的點位會導致數據缺失或設備停機。最后,法規符合性與安全性是底線。安裝點位的選擇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環保法規、水資源管理要求以及特定功能區(如水源保護區)的保護規定。避免設置在禁入區或可能引發產權糾紛的地點。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安裝和后期維護人員的人身安全,配備必要的安全裝備和措施。 水質多參數在線監測儀安裝點的選擇是一個多目標優化過程,,沒有絕對完美的點位,只有根據具體應用場景和目標,通過實地勘察、歷史數據分析(如有)和專業判斷,選擇相對最優的方案。
本文連接:http://www.kmwlq.cn/newss-3893.html
|